會津若松之五大內宿下篇

江戶時代連結江戶(東京)與各地的驛道總共有五條稱為「五街道」 ,這五街道分別是中山道,東海道,奧州街道,日光街道與甲州街道。這五條街道分別設置多處驛站(宿場町),提供旅人住宿休憩使用。

江戶時代 Wiki 網頁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江戶時代

大內宿茅草(茅葺)民家


大內宿(おおうちじゅく) 的下野街道(しもつけかいどう)在江戶時代則是連結会津若松 → 大內宿 → 栃木県日光市的重要道路,全長約 130 公里。下野街道與目前的縣道 131 號公路行經路線大約相同(與国道121号平行)。旅人經由下野街道來到日光,再接續日光街道前往江戶。下野街道沿途亦有多處宿場町,大內宿的宿場町則是其中最大功能最齊全的一處。

大內宿下野街道


宿場町的住宿環境通常按階級區分,最高一級稱為本陣,由當地最富裕的邸宅負責準備最佳的住宿設施,僅提供番主(諸侯)相當階級使用。其次是脇本陣,提供武士階級住宿,若有空房亦接受一般旅行者住宿。接著是旅籠,提供住宿與餐食給一般旅行者。最後還有木賃宿,住宿者自炊(自行負責餐食),這一等級與現在的背包客棧相似。

宿場 Wiki http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宿場

1884年(明治17年)新建的「会津三方道路」,也就是国道121号前身,讓大內宿的驛站功能瞬間消失。大內宿因禍得福,未因著經濟開發而摧毀古宅,保留了相當完整的茅草(茅葺)民家,成為著名的歷史景點。目前這些茅草民家大多經營旅店,鄉土工藝賣店,餐飲店等,遊客來到本地可以回味江戶時代古樸的驛站風情。

附註:下野街道又名会津西街道(あいづにしかいどう)或南山通り(なんざんどおり)

大內宿子安觀音堂與展望台俯瞰大內宿全景


目前日本各地完整的保留多處這種以茅草為頂搭建的民家,統稱為「茅葺の里」,其中包含岐阜県白川郷五箇山の合掌造り集落(世界文化遺産),京都府南丹市美山町かやぶきの里・北村以及大内宿等。

大內宿駐車場距離大內宿街道約 300公尺,完整的規劃出行人徒步區,禁止汽車通行。週末假日人潮熙來攘往,將原先靜謐的村莊擠的水洩不通。驛道兩側整齊排列著茅葺民家,宏偉的格局,讓人見識江戶時代富裕的商旅生活。民家前是湍急又清澈的山泉水道,其中陳列著蔬果飲料,任由遊客自行付費選用。

大內宿山泉水道中陳列著蔬果飲料


大內宿遊客實在很多,多到吃一碗麵都要領取號碼牌等待叫號。若有機會在此住宿一晚,遊客離開後的深夜或清晨,才有機會品味這裡古樸而幽靜的江戶風情。

大內宿子安觀音堂


一路散步來到街道盡頭的登山小徑,沿著階梯上坡,這裡是子安觀音堂與展望台,由此俯瞰大內宿全景,可見山谷中兩排茅葺民家,井然有序的呈現出深山秘境之美。

大內宿名物手工蕎麥麵


手工蕎麥麵是大內宿的名物,最神奇的是各家麵店又能同中求異,舉凡大蔥為筷、本地蕎麥、有機栽培,天然清泉、獨家蘸醬等都可以是持色。最特殊的「大蔥為筷」往往是遊客首選,長約一尺的白蔥是吃麵的唯一工具,最有本領的就是麵與蔥同時吃完,最後將湯喝的一滴也不剩。

大內宿「大蔥為筷」蕎麥麵


大内宿 Wiki http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大内宿

大内宿 http://www.fukutabi.net/fuku/oouti.html

喜多方(きたかた)

遊客來到會津若松,不妨順道搭乘JR磐越西線前往以拉麵聞名的喜多方。喜多方拉麵特色在於湯頭,湯頭是以當地飯豊山泉水製作的醤油為主角,簡單的搭配野菜與肉片,吃起來感覺卻是十分甜美爽口。除了拉麵以外蕎麥麵也是喜多方特產,本地寒暖差異頗大,加上良質山泉,適合蕎麥種植,手工蕎麥麵因此而成為本地名物。

喜多方拉麵


喜多方の蔵

喜多方另外也以「蔵のまち喜多方(藏の町)」聞名,「藏」是倉庫的意思,本地好山好水,種出優質米麥等作物,再以此釀酒、製作味噌及醤油等,這些產品都需要酒蔵、味噌蔵以及醤油蔵來貯存,由此一路發展出本地醸造業以及 2600餘棟各具特色的「藏」建築。

現代化之後自然不需要這麼多「藏」,因而「藏」被改建成店舗(店蔵)、住宅(蔵座敷)、漆器作業場(塗り蔵)、厠所(トイレ 厠蔵)等,而讓喜多方別具特色,非常受到遊客喜愛。

喜多方老麺會 http://www.ramenkai.com/

喜多方觀光協會 www.kitakata-kanko.jp/

喜多方 http://www.kuranomachi.com/

請參考 : 庫特尼國家公園 Kootenay National Park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